“区域经济前沿专题”第一期Workshop顺利举办
2022年5月11日中午,由岭南学院国际经济与区域经济教研室组织的第一期“区域经济前沿专题” Workshop在岭南堂顺利举办。本次Workshop由李胜兰教授主持,岭南学院黄晓光博士后,广东金融学院张一帆讲师及岭南学院的本硕博学生参加了本次Workshop。
Workshop现场
黄晓光博士后在会议上报告了工作论文《所有权还是使用权:土地环境违规处罚对地区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的研究进展。该研究从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关系的视角,探讨了地方政府的土地环境违规处罚对地区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通过运用2004-2020年省级和2004-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初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土地环境违规处罚尽管有力抑制了地区污染排放,但没有提高地区绿色生产效率。欠发达地区通过减少处罚换取增长绩效,发达地区则过度处罚换取污染治理绩效,与会师生提出可以从“治理效率”的角度来解释导致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处罚数量的巨大差异。
博士生郑崴元同学汇报了工作论文《绿色债券发行、信息披露与企业绿色创新》的研究进展。该研究从信息披露的监管严格程度视角,分析了不同监管强度下绿色债券的发行对企业绿色创新专利造成的异质性影响。通过运用2010-2020年各企业财务数据及2016-2020年各企业发行的绿色企业债与绿色公司债数据初步研究发现,绿债整体对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量产生了正向影响,且监管强度越强,所带来信息披露的正向调节作用就越大,由此得出不同类型的绿色债券中存在着监管套利的可能性。会上大家充分讨论了文章的创新点,调整了文章的整体逻辑思路。
博士生童瑞在会上作了题为《碳配额分配与区域绿色发展》的汇报,童瑞同学梳理和对比了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碳配额分配方式,并分析了碳配额区域分配的成本效应,提出将生态补偿体系与碳配额分配结合起来,用经济手段弥补碳配额分配个体损失的想法。参会师生对其后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硕士生傅芳宁作了题为《ESG投资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评估》的汇报,汇报基于2021年12月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上周小川的讲话内容“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加强ESG投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出问题,并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出了当前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傅同学在梳理了气候金融风险传导路径的基础上阐述了其研究内容及计划。会上大家充分讨论了研究主题与可能的创新点。
本科生黄思颖的汇报题目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技术、结构效应”。黄思颖同学提出将碳中和的生态目标与乡村振兴的经济目标相结合的想法,并从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出发分别介绍了二者在低碳城市政策与城乡发展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会上师生展开了充分讨论,并给予了中肯的改进建议。
会议全程气氛活跃、内容丰富。与会师生针对汇报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汇报人进行了热烈探讨,大家在汇报和研讨中开阔了思路,收获满满。
国际经济与区域经济教研室简介
国际经济与区域经济教研室成立于2022年1月,致力于发展成为岭南学院经济学科特色方向,主要开展与国际经济、区域经济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并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对内开放前沿的地缘优势,积极服务社会,提供国家战略政策支持。
教研室现有成员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助理教授2人,博士后1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具有海外访学及进修经历。教研室成员的研究领域涵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世界经济、国际投资、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数字经济等。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国家自科、教育部及省重点项目,论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中文权威期刊,以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等英文顶级期刊,部分成员同时兼任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转型与经济开放研究所研究员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