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学校党代会 | 坚持思想引领,助力学科发展,扎实推进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

发布人:陈菊红

      导言:岭南学院经济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紧密围绕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多次获评“中山大学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岭南学院经济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强化党支部的政治保障、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利用学科科研实力和优势,激励党员同志们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勇于作为,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力争优异成绩,在“四个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做出了大量具有影响力的工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并多次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一直以来,支部团结带领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良好师德师风、教风学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由支部周先波教授领衔,林建浩副教授等组成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团队,荣获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9年《计量经济学》教学团队合影

       2020年,数量经济教研室承担的本科《计量经济学》获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获广东省教学团队称号。研究生《计量经济学》入选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2022年6月,连玉君同志获评学院“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称号。

连玉君老师在毕业生欢送仪式上发言

       2022年7月,中山大学第十届校级教学名师评选结果揭晓,全校共有9名教师入选,其中,支部书记周先波教授获评“中山大学第十届校级教学名师”。2022年12月,支部书记周先波教授等人的“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经济学专业“1+3”融合教学模式”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通过组织生活与教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结合,增强党员推动人才培养的实效。

周先波教授在《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中

       同时,支部积极发挥在政治把关和师德审核方面的监督作用,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教育党员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践行学术道德,严守纪律底线,避免出现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两张皮”。2022年,在教师职称评审和聘期考核工作中,我支部总共为21位同志出具了政审考核意见。支部党员教师注重思政教育,发挥凝聚师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师生听党话、跟党走,把师生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教育引导师生在课堂教学、论坛讲座等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

 

加强党建引领科研,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围绕一流学科建设,支部鼓励党员同志围绕“四个面向”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申请科研基金、撰写教学方案、开展课堂讲授、提供社会服务、担任社会职位,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能动性,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推进我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流经济学学科奠定基础。党支部全体党员立足学科特色,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结合经济学的视角组织内部学习研讨。2021年夏南新教授在支部做《共同富裕与三次分配》主题报告,杨扬同志做《中国脱贫机制与成就》的主题报告。2022年9月,支部“党建引领学科建设:思政研学共建基地揭牌仪式暨结对子交流活动”获评2021年度中山大学“最佳党日活动”。

思政研学共建基地揭牌仪式

       同时在党建工作的引领和带动下,支部助推学院承担高层次课题的能力显著提升。支部邀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杰出人才和各位老师一同交流科研基金和各级人才项目申请书的撰写经验和方法,为青年教师更好地准备、凝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省级人才计划的申请材料以及优化和改善申请书的结构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建议。2021年4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支部周先波教授申报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研究”获得立项资助。2022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课题评审结果,岭南学院共7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其中支部程明勉同志获得青年科学基金立项资助。2022年12月,入党积极分子林建浩教授成功申报国家社科重点项目。

       近三年以来,支部成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共8个,立项科研经费总额206万元,其中支部书记周先波同志获得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重大项目”资助。此外,支部成员还有多项研究项目获得中央领导、广东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重要批示。

 

加强党员发展,健全“双带头人”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

       支部积极推进“对标争先”建设,培育创建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健全“双带头人”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2022年9月,支部积极申请广东省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样板支部,经过支委会认真讨论后撰写申报材料,上报学校党委,获学校推荐。

       在“双带头人”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上,首先注重在实际工作中为青年党员提供成长机会,优先和重点培养青年党员,将优秀等级向博士后、专职研究员、青年教师倾斜。近年来,获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都是青年党员,如2019年支部连玉君同志获评“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杨扬同志获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此外,党支部深入摸查了有入党意愿的优秀青年教师、博士后、专职研究员,通过谈心谈话、邀请非党员教师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等,积极吸引学院中思想政治过硬和专业技能出众的青年教师申请入党,引导非党员教师自觉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壮大党的队伍,发展了学院副院长、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博士生导师林建浩教授为入党积极分子,由支部书记和副书记作为其培养联系人。

支部组织学习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精神薪火弦歌不缀。面向新征程新使命,岭南学院经济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精神,继续发扬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朝着更高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