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之大者” 主动担当作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师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发布人:陈菊红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分别于10日及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两会集民智、聚民心、汇民力,表决通过了各项重大决议,为新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

        我院师生热切关注两会进程,学习两会内容,领会两会精神,对我国过去一年取得的发展成绩感到振奋及自豪,纷纷表示要将青春写入中国故事,将梦想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中。

        经济学副教授 林建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9次提及“市场主体”,减少中间环节,直面市场主体发力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国的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持续壮大的市场主体进一步夯实了我国经济的基本盘,增强了我国发展的韧性和底气,尤其是2013年以来新增的涉税市场主体去年纳税达到4.76万亿元。因此,各类政策的着力点必须落在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营商便利度提升、综合成本下降,从而发挥市场主体涵养税源、稳定就业以及推动创新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预期转弱”的压力下,应当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制定涉企政策要多听市场主体意见,通过稳定市场主体的长期预期来扭转预期转弱的形势。

        金融学副教授 戴芸

        通过学习两会相关新闻和政府工作报告,我了解到,在过去一年中,在面对国内外诸多风险和挑战的情况下,我国扎实做好了“六稳”、“六保”工作,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我为此感到深深的自豪。

        面向未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将继续加大研究投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和生态文明持续推进。作为金融学研究者,我觉得我们可以做的主要包括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快了解新经济前沿,和创新型经济对金融市场融资支持需求的痛点,把握绿色金融以及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前沿知识,并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严谨扎实的研究,为相关政策和行业发展努力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学院党务秘书 胡中意

        去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见证了党的百年华诞、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三个历史决议,见证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据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我国GDP增长8.1%,财政收入增长10.7%,城镇调查失业率5.1%,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1.4%,主要目标任务完成较好。这说明,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顺利开启。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看望了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强调粮食安全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总书记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强化民生兜底保障等方面着力布局,正是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精神。

        作为经济学院的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我们更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怀“国之大者”,肩负职责使命,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及学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18级经济学本科生 毛嘉禧

        世界洪流浩浩荡荡,社会发展蒸蒸日上,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步步向前。大好形势下,深化改革的春风正吹遍大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甘泉也将润泽万物。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直面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处置突发疫情、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优化经济体系,改善营商环境,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聆听了政府报告后我深受鼓舞。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要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定经济大盘、稳住社会大局,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要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把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紧密联系起来,继续保持好学精神,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学习任务;在集体活动与工作中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敢拼敢闯的魄力、攻坚克难的锐气,立足本职工作,主动担当作为,为我们国家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不息。

        2019级金融学本科生 罗晓悦

        2021年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达成,粮食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当下,乡村振兴最关键的工作在于要守好脱贫攻坚的成果,实现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两会上再次强调,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可以利用这一契机推动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发展,并把工业化、数字化发展的显著成就带到农村,比如金融科技企业可以把业务推广到乡村,支持农业户购买耕作设备等,推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金融与农业协同发展。

        2021级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倪圳锐

        三月春暖,惠风和畅。立足百年新起点,着眼新时代十年新跨越,今年的两会意义非凡。我们青年学子满怀期待与热情迎接“两会”到来。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正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我国达成了国内生产总值8.1%,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269万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坚决有力、冬奥圣火熊熊燃烧、航天事业再创佳绩。

        作为岭南学院的学子,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局势。我深知我们的经济发展正面临诸多挑战。但与此同时我们满怀信心,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作为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我们要研究清楚中国经济,服务中国发展,讲好中国故事。过去一年的一份份精彩答卷无不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让我们年青一代一同继续开拓进取,昂首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在第一线!

        2021级金融学博士研究生 郭蒙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里程碑之年,我国迎来了冬奥会顺利举办以及两会胜利召开的盛事。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衰退、世界格局动荡等多重冲击下,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国民经济稳步恢复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8.1%的增长,成绩振奋人心。展望2022,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经济、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指明了前进方向,主要工作目标落脚在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粮食产量上,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要求贯穿其中。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深知重任在肩,更需砥砺奋进,以饱满精神状态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发挥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