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12月17日下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党委在岭南堂董事会议室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深入学习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会议由我院党委书记陈险峰主持,理论中心组成员参加会议并在会上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发表自身体会。

陈险峰书记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卢永根院士的先进事迹,卢永根作为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他以“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爱国情怀献身于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为我国农业的教育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卢永根院士伉俪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勤俭节约,但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款。卢永根院士伉俪于2017年3月将毕生积蓄共880万余元捐献给工作过的华南农业大学,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对于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卢永根院士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陈险峰书记随后还结合卢永根院士的先进事迹及相关社会热点话题对《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文件进行解读介绍。
陈险峰书记在发言中指出,卢永根院士曾于1949年在岭南大学农学院学习,是原岭南大学杰出校友的代表之一,也是岭南学院董事会成员之一,其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老校长,德高望重,在退休后捐出毕生积蓄支持教育事业,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赞扬和崇高敬意。学院党委接下来将在对学生及老师的教育中大力宣传其光辉事迹,整理相关历史材料,以点带面,通过组织学院师生学习卢永根院士的奉献精神,号召全体师生员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努力践行“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院训及岭南学院特有的红灰精神。结合卢永根院士的先进事迹,陈险峰书记在谈到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时指出,作为高校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
院长陆军教授在发言中表示,卢永根院士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为祖国培养了许多位院士,为我国的农业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卢永根院士作为原岭南大学的杰出校友代表,我们在其身上看到了原岭南大学及岭南学院所倡导的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全体师生员工学习和尊敬,同时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将这种精神继承下来,继续发扬光大。同时,在建设师德师风方面,除了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典型,大力宣传新时代广大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新形象之外,还要把制度建设好,要建立起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促使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教师敬业立学、崇德尚美呈现新风貌。
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其他成员在会上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