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十次学习研讨会

发布人:陈菊红

       2019年11月13日下午,岭南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岭南堂董事会议室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第十次学习研讨会,深入学习第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由我院党委书记陈险峰主持,我院副院长才国伟教授主讲,理论中心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1

 

       学院副院长才国伟教授以“十九届四中全会解读”作主题发言。才教授首先向大家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四中全会的内容及精神,并着重介绍了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基本情况和重要意义,提纲挈领地向大家阐述了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历史上和实践上的意义及地位,并强调了党中央对近段时间全党全国开展的一系列重大活动的评价。才教授指出,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作出了重要判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依据,才教授还结合十三个显著优势论述了党和国家对未来部署的十三个“坚持和完善”,并向大家介绍了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九个新提法。最后,才教授带领与会人员聚焦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的高频词,“制度”、“人民”、“治理”等高频词以点带面,勾勒出一张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学院党委书记陈险峰在发言中指出,刚刚结束的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表述和概论。此次全会为未来中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划了一个蓝图,擘划了一个总纲领,开启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航程。公报中首次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制度”的重要性和作用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我们要结合此次主题教育,把好的“制度”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学院院长陆军教授在发言中谈到,对于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期待很久,自己在公报发布后便第一时间学习。陆教授细数了全会公报中的高频词,并分析了其中所代表的深刻含义,这都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完善。陆教授还着重分析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对党和国家下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重大举措给出高度评价。

 

       学院副院长张斌教授谈到,第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公报非常详细,通过实践我们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当然,在国家的发展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我们还是应当毫不动摇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旭阳表示,中国发展到现在,成绩越来越突出,随之而来的挑战和风险也会越来越大,我们应该时刻具备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对下一代的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完成,同时社会各界也要促使价值观教育深入到日常生活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涛、院长助理陈刚、邬金涛、党委委员陈宏辉、何兴强等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陈险峰书记在作总结发言时表示,此次学习研讨会通过才国伟教授的讲解,理论中心组成员的积极深入广泛交流,大家对第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有了进一步的深刻理解,针对四中全会提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及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精神,相关学科要根据国家需求,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国家治理体系方面的学术研究并争取更多学术成果,努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