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尼苏达大学国际教育150周年:跨越时空的全球影响
1874年,明尼苏达大学迎来首批国际学生。如今,已有超过60,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在这里接受教育。明大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积极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2024年,我们迎来明大国际学生150周年的纪念。本文梳理了国际学生在明大的重要历史节点,这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追忆,更是对国际教育未来发展的展望。
在此次150周年纪念活动中,我们将通过分享150位国际学生的故事,展示他们对明大及全球的深远影响。我们诚邀大家在文末与我们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共同参与,见证并传承这一段卓越的历史!

// 首批国际学生入读
1874年,明大迎来史上第一批国际学生。他们是来自加拿大的Andrew Russell Cass和来自丹麦的Hans Hansen。Andrew Russell Cass于1875年毕业获文理学院文学学士学位。

// 首批中国学生入读
1914年,明大迎来第一批中国留学生。他们是Pen Wen Ping、Pan Wen Huen,和Kwong Yih Kum。三位中国留学生都是明大足球队队员。同年,他们助力明大足球队拿下了年度赛季冠军。

// 因战争而滞留的国际学生
1942年,超过100名的国际学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滞留美国,无法回到祖国,甚至大部分人无法收到生活费。为解决这个问题,明大说服国务院放宽签证政策,允许学生打工挣钱。明大还接受了来自社会的捐款,提供应急资金,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 迎来首批国际学生顾问
1943年,Forrest Moore任职明大首位国际学生顾问,在Eddy Hall提供咨询服务。Dr. Moore和一位年轻的研究生助理Josef Mestenhauser成为发展国际学生服务的全美领导者。他们在1947 年创立并协助发展全美外国学生事务协会 (NAFSA);在 1953 年创立并协助发展明尼苏达国际中心(MIC)。

// 建立明尼苏达农业学生实习项目
1948年,明尼苏达农业学生实习项目(MAST)成立,其宗旨是为国际学生提供大学培训与实地工作经验。

// 国际学生数量日渐增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学生数量呈显著增长。截至1950年,研究生院已有来自59个国家,超560名的国际学生;到1960年,国际学生数量超过1000名。

// 为国际学生准备的“美国兄弟姐妹项目”
1950年,美国兄弟姐妹项目(American Brother and Sister Program)成立。该项目旨在帮助第一次来到美国的国际学生适应校园生活。例如,美国学生会给国际新生写信,告诉他们抵达明尼阿波利斯后值得期待的事物。直到今日,学生们也还在帮助新来的国际学生注册课程和寻找住房。国际伙伴计划(International Buddy Program)也是一项类似的举措。

// 第一个交换项目
1952年,明尼苏达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建立首个学生交流项目。

// 与首尔国立大学合作
1954年,明尼苏达大学被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选中,负责为首尔国立大学的建设和现代化提供咨询与协助。来自首尔的90多名教职员工都曾在明尼苏达大学学习。

// 与摩洛哥合作
1969年,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的3个项目中的第1个项目授予了明尼苏达大学。该项目用于培训和发展农业和兽医学研究人员及教育工作者,并建立一个合作体系。“明尼苏达项目”培训了近 250 名摩洛哥人,他们返回摩洛哥创建了一所世界一流的研究和教学机构。“明尼苏达项目”培养了近250名摩洛哥人,他们返回摩洛哥后创建了世界一流的研究和教学机构。

// 跨文化讨论小组成立
国际学生与学者服务处(International Student and Scholar Services)于20世纪70年代末成立了跨文化讨论小组,最初作为一项为国际学生和学者配偶提供社交支持的项目,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文化和生活环境。无论是随国际学生来到明尼苏达大学的配偶,还是随国际学者前来的配偶,都是该项目的服务对象。到了1980年代,该项目主要为国际学生提供服务,提供一个讨论空间,让学生们可以就社交、刻板印象,文化冲击等各种话题进行反思和交流。

// 来自亚洲的学生数量上升
1985年,明大国际学生中有44%的学生来自亚洲,1980年这一比例仅为 36%。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来自韩国(1985 年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和中国的学生人数激增所致。

// 国际伙伴计划启动
1989年,国际伙伴计划对国际新生提供同伴辅导服务。计划由目前在校学生(包括国际学生和美国学生)来帮助新本科生顺利适应校园生活。1994 年,国际伙伴计划举办了第一届感恩节晚宴,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 文化团体借鉴国际学生观点
1998年,ISSS推出了文化团体项目,旨在将国际学生的独特视角带到更广泛的校园和社区。学生可参与丰富的跨文化理解项目并获得现金奖励。

// 创立国际研究生理事会
2014年,国际研究生理事会成立。该理事会与大学管理和服务部门密切合作,确保满足国际研究生和专业学生的需求,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

// 国际学生咨询委员会成立
2016年,学生事务办公室和国际学生与学者服务处成立了国际学生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致力于通过审查并提供对支持服务的反馈,讨论如何增加与美国学生有意义的互动机会,并探索提升国际学生在大学中的归属感的策略,从而丰富校园体验。

// 疫情对国际学生的影响
2020年,疫情期间部分学生返回了他们的祖国。对此美国政府临时修改了相关的签证政策,允许学生以远程方式参加课程。由于部分学生无法回国,明大在此期间保持所有宿舍楼开放,为学生提供住所。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山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国际EMBA(CHEMBA)
1999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SA) 获中国教育部审批,与中山大学正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EMBA项目 (CHEMBA),该项目自2001年起为中国的高级管理者提供专业国际工商管理教育,办学24年,培育了600多名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执行力的领导人才。
项目旨在为企业培养和搭建国际视野与中国本土实践人才梯队,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致力于培养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做出明智决策,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商业领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