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观点:邱小锋Fulton — 用文武双刀解读顺德十大刀工美食密码

本文摘自凤凰网广东综合网 《凰家访谈 | 拿铁铁器创始人邱小锋:用文武双刀解读顺德十大刀工美食密码》
由凤凰网主推的“凤凰探味·刀工顺德中华美味”活动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活动将探访顺德十大刀工美食的店铺及创始人,以纪录片形式报道美食背后的故事。

邱小锋2013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校区
尽人皆知“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凤城即是顺德。然而却鲜有人知,“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刀看论刀楼”。中华厨界行话说:三分勺工,七分刀工。顺德美食追求原汁原味,尤其擅长刀工,将中华烹饪的切、斩厨艺发挥到了极致。
为了做好中华烹饪中的切、斩两把刀,拿铁铁器创始人邱小锋曾亲自背着磨刀石,10个月去了10个城市,免费为上千社区用户磨刀,深入了解中国用户用刀习惯、握刀方式、使用场景等,将用户的使用感受、反馈意见一一总结归纳。凭着一腔执着,才有了文武双刀的出炉。
1 创业,抓铁有痕
谁也没有想到,2013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EMBA的毕业游学,会改变原美的厨房产品总监邱小锋的人生事业发展方向。
“你也是中国人,你做试试?” 在美期间,常有中国同学感叹中国与国际品牌强国、制造强国差距之大,感叹中国人太看重眼前利益,难有耐心做好产品和品牌。听到这些感叹,有人问邱小锋这个问题。
邱小锋出生在湖南洞口县雪峰山下的一个匠人家族,满曾祖父是石匠,父亲是方圆数十里最优秀的篾匠;四叔是乡里远近闻名的石匠兼铁匠,那个时候从上山采石、开料、一直到作品打磨雕刻完成,全部由手工完成,石匠的钢凿钝了,得自己起炉,锻打,淬火。这一切都成为从小在打石场里玩耍的邱小锋最深刻的童年记忆。
试试就试试!
做什么?做厨房铁器,做中华家刀。
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在美的的工作经验,让邱小锋发现,在中国的厨房刀具行业,从品牌到工艺等,言必称德国,德国某品牌的刀俨然已占据中国偌大高品质厨房刀具市场的第一把交椅。
目标有了,邱小锋开始他的做刀实践。
很遗憾,他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败得还挺惨。
2 初创失败,当头一棒
2014年,迎接邱小锋创业的是当头一棒的失败。
行业内流行“言必称德国”,德国钢材、德国工艺等,就是不是德国的,也要说源自德国。邱小锋也找到一个比较不错的生产方,按照“主流”思想生产了一批工业化刀具,踌躇满志兴冲冲的就跟周边亲友推介起来。
一次,邱小锋特别邀请一个经常下厨用刀的“意见领袖”朋友试用他的切片刀,这位朋友认真的试用了比较长时间,分别试用切了包括胡萝卜、肉等不同食物,全程一言不发,最后放下刀时,邱小锋很期待、兴奋的望着这位朋友,本以为会获得赞扬,结果这位朋友一本认真的说:这刀没感觉有什么特别的,手感、锋利程度与市面上的常规刀具差不多。
邱小锋去跟工厂沟通这是什么原因影响的,有什么方法改进,他们却说这很正常,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刀都是这样。面对用户与工厂的反馈,邱小锋感觉到被狠狠的打了当头一棒!这绝对不是自己要的产品!
失败之后邱小锋痛定思痛:自己虽然身为中国人,但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用刀的习惯与需求;自己作为创始人,却并不懂得怎样才能设计、制作好一把好刀。邱小锋于是做出一个决定:辞职,全身心投入创业。
3 千人试刀,“论刀楼”
邱小锋在大学是学机械类专业的,对材料、力学、结构学等有一定的基础。根据在磨刀过程中获得的用户们意见,再在上网查询了相关资料,邱小锋就开始设计简单的雏形, 在样品制作过程中,又听取资深专业老刀匠们的意见进行修改。样品制作好后,他又邀请人使用对比——这些年来,邱小锋邀请了上千人(有家庭重度用户、有顺德粤菜大厨)试用他的文武双刀并给予评论。
试刀的地方有在社区的,邱小锋在社区给业主免费提供磨刀服务,同时请业主试用对比他的刀。邱小锋一般会准备红萝卜(比较硬,切片容易打滑)和带皮的肉(韧性强,难以切断)用来试刀,观察业主试用的感受、表情、反应与建议。如果业主试用过程中面无表情,说明这刀不咋地,如果业主表现出鄙夷或不屑一顾的表情,说明刀比较差,如果业主突然表现出惊讶甚至忍不住开心叫出来“哇”,说明刀的哪个地方做得比较好……
除了在社区邀请业主磨刀,凡是上邱小锋创业办公地的朋友,一般进门第一件事,就是被他要求先试刀,几套不同品牌刀,遮住品牌标志,试用对比,再谈感受,给与意见……长此以往,试刀论刀的人多了,朋友们就把邱小锋创业办公地唤作“论刀楼”,论刀楼的客人就称为“刀客”,南来北往的“刀客”朋友们经常上楼“煮茶论刀”。
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用户体验与意见反馈,极大地帮助到邱小锋完善产品,产品的大小尺寸、重心、重量、刀柄、刀端、刀背、刀刃以及制造工艺等等细节方面邱小锋都按照中国用户的习惯需求进行仔细打磨完善。
4 文武双刀
经过反复研究、试做、测试、修改,整整10个月后,邱小锋的第一套“文武双刀”才出炉。
拿铁铁器锻造的“文式”、“武式”刀,是在中国家庭传统最常用的切片、斩骨两把刀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精华锻造以及淬火技艺,结合新时代钢材与用户品质需求,追求更加极致的专业分工:
文式刀轻薄锋利,以刚克柔,专切菜切肉;
武式刀沉而有力,刚柔并济,专斩筋剁骨。
拿铁铁器文武双刀极致的性能以及大方的东方神韵,深受关爱生活的名人、国家级大厨以及追求品质生活的人们的喜欢,已分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成功注册商标。
用户们对论刀楼中华家刀的评价最聚焦的是:合心称手,锋利持久,更加符合中国人烹饪中餐食物加工需要。
后来邱小锋把中华家刀的产品与制造特点总结成为一首小“诗”,这也许是国内第一次对中华家刀的文化特征、设计特征与制造特征进行总结。
中华家刀
阴阳平衡文武分
宽厚薄重实木柄
一体龙骨中华刀
磨石开锋锻打成
5 三年论刀验证市场
有人说邱小锋坚持做刀是因为情怀,有人说邱小锋坚持做刀是因为他个性执着。其实,让他真正有信心坚持做中华家刀——文武双刀的,是一路来用户对产品的肯定!
2015年,随着持续不断的改进,试刀的朋友反馈越来越好,但是邱小锋心里还是没完全有底,毕竟只是少数人购买。
2016年买刀的人开始增多,但是买刀的人基本上都是邱小锋认识的人(从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EMBA同学、美的同事、亲友等),邱小锋想他们大部分是看自己创业不容易,帮衬一把的,这还算不上正常销售。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文武双刀尝试做了一次京东众筹,截至那时,可能是京东众筹史上最贵的菜刀,出乎邱小锋意料的是竟然成功了。
2017年,购买文武双刀的顾客,陆续出现不少陌生人,他们或通过朋友加到邱小锋微信、或通过微信公众号“论刀楼”服务号会找到邱小锋。
2017年底,在朋友的介绍下,论刀楼的中华家刀之文武双刀尝试上了一个叫东家的匠人APP平台,并参加众筹,再次获得成功,众筹金额超过了2016年京东上的众筹,用户收到货使用后基本100%好评。
2018年,中华家刀之文武双刀经历前阶段用户的长期使用、市场验证后,邱小锋才确认自己对中国用户的理解、对中华家刀产品的理解的方向是正确的,论刀楼的中华家刀才开始陆续开始在新媒体上销售,吴晓波频道还专门为邱小锋撰写文章推介。
6 创业路上伙伴
一路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与支持邱小锋他们这份事业,虽然创业艰难,道路崎岖,但认为这是件有价值、有意义、也有希望的事情!目前,拿铁铁器已组建成涵盖70、80、90不同年龄阶层的创业团队,有着不同阅历、不同思维的创业伙伴每天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拿铁铁器,器以载道。迄今,拿铁铁器已经成为中国十大名厨丑启明大师、中国饭店协会名厨委主席石万荣大师、贵州省级“八大碗”非遗传承人沈四春大师、中国烹饪第一刀陈子宝大师等多位中国烹饪大师传刀授业的信物。
经过三年磨刀、三年论刀,目前拿铁铁器已经进入传刀阶段。邱小锋计划通过“三年传刀”,到2022年,创建好中国首个高品质厨房铁器品牌基本雏形,完成整个战略阶段。
他迷恋锻钢淬火,他迷恋刀。
邱小锋说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如果是为了理想而努力,纵使艰难也都是一种享受。就像一个人要去千万里之外见心爱的人,即使爬山涉水、风餐露宿,他都会觉得是甜蜜的,如果后悔,只能说不是真爱。”
2021年,拿铁铁器获准成为佛山市老字号协会会员品牌,并成为一汽红旗战略联盟合作伙伴。
同年在佛山“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活动中,获佛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创新项目”,以鼓励传承佛山铁器文化,立足中国厨师之乡,打造高品质厨房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