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son Scholar·19 — CHEMBA19班 李华丽Cat

发布人:余曙暑

 

【个人简介】

CHEMBA19级 李华丽

⼴东实验中学附属江门学校国际部项目负责⼈

国际教育从业逾10年,累计咨询服务家庭逾千户

⼴州市潜⽔协会副秘书长

 

【学生感想】

 

1. 缘起

        2019年5月的某一天,在朋友圈偶然看到⼀位执信师姐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课室里,跟外国同学⼀起答辩的照片的那⼀刻,我便与CHEMBA结了缘。

 

2. 缘由

        自大学毕业后从事国际教育这⼀行业,熟知各主要留学国家的教育制度及各大名校,对国外高等教育⼀直很憧憬。2018年我与友人在⼀个陌生的领域⾥创业,遇到了知识层⾯、思维方式及眼界上的瓶颈,便深化了我是时候要去进修了的想法。于是便开始查询世界名校的MBA课程信息。

 

 

3. 选择

       做完大量信息收集后,并考虑到大学知名度、EMBA全球排名、入学要求、课程设置、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等因素进行各大EMBA项⽬的对比后,最后我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CHEMBA项目投递申请表。 

 

4. 申请与入学

        CHEMBA的申请流程主要分为了简历筛选(工作经验)及⾯试筛选(随机话题的英语⾯试)。在看了项目招生简介后,我发现自己的工作经验及背景并没有历届入选人那样出色,当时开始担心自己不能成功申请。

       提交申请表后的半个月便收到了面试通知,于是准备了英文版的自我介绍,而其他的内容就只能靠当场的随机应变了,因为现场的面试问题都是没有提前给出范围的。经过面试后近半个月忐忑的等待,我终于收到了明尼苏达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现在回想,还是会觉得并不那么优秀的自己能够幸运的被大学选中(毕竟入学后发现同学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也许是我曾经的创业经历让面试官们眼前⼀亮吧。

        2019年秋季——大学毕业的十周年之际,我又重返了校园,以⼀个新生的心态,带着期待、热忱与好奇心去迎接未来两年的学习挑战。

 

5. 学习感受

        课前大量的英文案例阅读材料(平均来说每个科目课前阅读会有至少五篇超过十页A4纸的英文案例或学习资料)、连续8小时的周末两天英文课堂、课上高度集中精力和高速运转大脑、课上跟老师和同学的积极互动、课上的mid-term闭卷考试、课后的个⼈essay或小组大作业或期末闭卷考、定期的课外企业参访活动⸺这些就是我对CHEMBA的回忆……
        如果要用⼀句话来总结CHEMBA学习经历,我会说 “这是⼀个有学习压力的课程”。
        如我所知,国外大学的教学方式、课堂形式都与国内大学的会有挺大的区别,尤其EMBA的课堂更多的是以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及分享为主,这需要我们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个空杯的心态)和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去吸收课程的精髓。正如班里⼀位同学说的,要把自己当成⼀块海绵,用尽全力去吸收知识的精华。

 

 

6. 人生的哲学课

        在CHEMBA的学习旅程上,我们的求知欲无限的被放大,我们的固化思维无数次受到了敲击。会计不再只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变成了在闭卷的mid-termexam 上,我们在课室⼀起埋头奋笔疾书的回忆;财务不再只是NPV和discount rate,它变成了我们在网课后举起酒杯对着屏幕云干杯为Tim爷爷庆生的欢笑声;法律不再只是Litigation and Arbitration,它变成了王教授给我们念出的康德经典语录⸺“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天空,⼀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Business Analytics不再是关于algorithm和big data,它变成了我们对AI未来执⾏的复杂任务应该如何定责的沉思。

 

 

7. 感恩遇见

        回顾⼀下,CHEMBA的每一门课,老师最后都会导向同⼀个总结:人,才是关键。
        同样的,承载着CHEMBA的成功关键,无疑是明大卡尔森管理学院专业及敬业的教授们、中大岭院的老师及助教们、历届优秀的师兄师姐们,还有各行各业的精英同学们。我为能够遇见这么多优秀且可爱的人而感到幸运。
        课程虽已结束,但我探索未知和求知的心不止。在这段旅程中,我从老师和同学们身上学到的人生感悟、知识体系、工作方法、思考角度、思维方式等等,为我日后尝试新事物和新挑战建立了更强劲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