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活动】伍沾德学长伉俪与岭南的故事
一日岭南人,一生岭南情
如果问岭南的灵魂人物是谁,相信每一位岭南学子的心中都会想起一个名字:伍沾德学长。本书浓缩了伍沾德学长与岭南发展的点滴,分为相识岭南、建设岭南、发展岭南、作育英才和岭南精神五个部分。小编截取了这五个章节的序言以飨读者。有意愿申领《缘定岭南》一书的师生校友请点击文末的链接申请。

相识岭南

1940 年我入广州真光,当时听闻真光毕业可以直接入北京协和医院做看护。结果读了一年,1941 年就开始打仗。岭南搬至澳门,但真光没有搬迁。我父亲跟我说,真光也不搬过来,不如你跟哥哥一起去岭南读书了。我两个哥哥都在岭南读书,一个跟我同班,另一个低我一班,因为读书成绩差点,留了一班。当时岭南只收男生,不收女生,全校就我们三个女生,都是从真光转过来的。有一次,一位女同学指着远处对我大叫:你看你看,那边的男生头发是白的,我看过去,原来那就是沾德了。沾德时常来找我哥,找了几回。我哥就说,你快出去,原来他不是找我的,他是想见你呀。就这样,我跟他熟识起来。
拍毕业照时,大家就说,玉珍旁边的位子留给沾德坐,他就坐到我身边了。那时候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压马路了。
伍李玉珍
2005 年6月11日于岭南大讲堂
建设岭南

我人生中极有意义的三件事都与岭南有关:
第一件事是在岭南读书,认识了同班李玉珍同学。当时我们买两毫子花生行街,压马路,结果由中学到大学压了五年马路,然后结婚,到今年不知不觉已经58年了。
第二件事是与我哥哥,还有数名岭南同学、好友在49 年前创办美心餐厅,一直到美心集团,由最初一间到现在香港有 303间,加上内地和海外总共 356间,当初职工有64人,到现在12313 人。我们感到很骄傲。
第三件事是,学校给与我们这样好的教育,我们要如何把这样的教育传承下来。1986年,好多岭南的同学,包括香港、澳门和海外的同学比如邹至庄同学一起商讨,很希望能够重开岭南的教育,将良好的教育传承给大家。当时中山大学李岳生校长提议康乐园内恢复开办岭南学院。后来得到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批准在康乐园设立学院,归中山大学领导。在此要再一次感谢中山大学书记和校长。
伍沾德
2005年6月11日于岭南大讲堂
发展岭南

我接触过国内外不少大学,很少看到校友对母校如此深情,他们不论年龄、职业、性别,谈起岭南,谈起白己的级社,那种一往深情,令人羡慕,令人感动。我特别敬佩伍沾德先生和他的哥哥伍舜德先生,认为他俩是岭南校友的杰出代表。他们都是香港重要企业家,他们又全心全意投入岭南复建的事业中。包括伍沾德夫人李玉珍女士和他们的女儿伍淑清女士。26年的历史证明。没有伍沾德就没有今天的岭南,没有校友们师生们一片爱国爱校的真诚就没有岭南故事。
他们同中山大学领导密切合作,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把一个岭南学院办得有声有色,成为全国一流学府。我认为它的秘密、它的内涵就在于首先坚持了孙中山先生给中山大学的训言:做大事,不做大官。只有这种精神才能真正办好学校,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其次,是赶超世界新潮流,无论是学术、教学方法,还是行政管理上,都顺应潮流,敏锐感知,学习创新。第三是学风端正,老师学生都专心教与学,不受外界不良干扰。第四是重视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为国家所需,社会所欢迎。
王仲方
2015年11月16日
作育英才

沾德早年就读于岭南小学、中学和岭南大学,是岭南的老学生。“一日领南人,一生岭南人”,我和许许多多岭南大学的校友一样,对培养我们成长的母校、对康乐校园有一份割舍不断的感恩之情。岭南教育和岭南精神成就了我的人生,亦激励着我致力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十多年前,广大岭南校友回馈社会、弘扬岭南优秀传统的愿望得到了当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及中山大学的理解和鼎力支持。在1987年12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在中山大学校内成立岭南学院。沾德有幸担任学院董事会首任主席。多年来,我秉承岭南精神,以发扬岭南学院“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为宗旨,为岭南学院的发展和建设出钱出力出心思,希望尽自己所能为岭南学院的发展和中山大学的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
伍沾德
2005年2月27日
获颁中山大学名誉博士致谢辞
岭南精神

岭南精神是团结、友爱、勤奋、向上,这几个很重要,因为岭南精神是团队的精神,不是一个人的精神。我们岭南创校老校长钟荣光,做了四十年岭南,他说我好多儿女,三千个儿女,个个学生都是我的儿女。团结的岭南精神,这个是最重要的。
岭南培训我们守信做人的道理,我们好感动,所以我对岭南特别有感情,我每天早上带这条领带,带这个章,二十二年日日如此,只有一日不是,每个星期二,我是扶轮社,我带扶轮社的领带,但是其他每天都是带岭院的领带,二十几年都是这样做法,这就是你的心有想念母校给你的爱护,给你的教育,给你的互助精神,这个是我的受感动之处。
伍沾德
2012年在岭南学院接受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