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 中山大学数字经济研学行:走进阿里云

发布人:李思莹

为深化产教融合,落实协同育人,10月18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陈刚教授,专硕教育中心执行主任袁园及数字经济专硕学生一行赴阿里巴巴广州华南运营中心,参访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阿里云。此次活动旨在搭建高水平产学交流平台,让师生近距离感知科技前沿动态,明晰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打通 “理论学习” 与 “产业实践” 壁垒。

活动伊始,师生由讲解员带领参观阿里集团辉煌的企业历程。成立于1999年,从只拥有促进中小企业外贸和内贸的alibaba.com和1688.com到现今形成的覆盖数据、金融、物流和云计算的全方位数字经济时代基础设施,阿里巴巴依靠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逐渐搭建起了阿里巴巴现代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阿里集团始终秉承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尽心尽力地服务着全球消费者。始于电商,服务电商,超越电商,阿里巴巴从未停下奔跑脚步。

首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陈刚教授为本次活动致辞。他提到,在如今的数字化浪潮下,数字化运营已成为所有行业突破增长瓶颈的战略武器。此次走入阿里云,从数字化领域领军者的角度学习用技术实践诠释数字化运营的核心价值。

未来,学院坚持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数字经济人才为目标,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将经济学逻辑与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新时代发展相结合,助力企业创新和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随后,阿里云智能集团战略发展部徐广生总监围绕云计算的发展浪潮、云算力、AI大模型及模型实践应用和AI原生企业展开分享。

他提到,阿里集团坚定投入云计算行业,致力于算力和模型能力的创新和迭代,聚焦于AI能力在更多种类的产品上被更广泛地应用。他结合具体例子,详细地阐述了AI能力的应用在社会消费者端、企业端和政府端带来的变化与发展,全方面凸显了AI在智能时代令人惊叹的能力。

活动中,师生们围绕阿里云的未来计算技术趋势、数据安全和监管、AI与企业运转及政府部门的现实融合应用以及未来互联网商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等问题与企业高管展开热烈讨论。在此次参访中,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不仅开拓了视野,更激起了同学们对云计算和AI定义的智能时代更深层的思考。

此次研学之旅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师生们带着对AI智能时代和云计算的感悟,以及对未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憧憬踏上归程。未来,我院将携手行业领军企业,为数字人才培养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参访心得

黄金石:行走于阿里发展历程文化墙,科技感与实干氛围扑面而来。从其对云计算数十年的持续投入中,能清晰看到“办一家世界最好的公司”的初心正逐步落地。

此行最触动我的,是阿里跨越时空的战略远见:15年前预判“互联网成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如计算机工作、云计算为公共服务”,如今皆成现实;而阿里云对AI大模型智算、产业重构及AI原生企业特征的前瞻研判,更显行业引领力。

张梓扬:昨日探访广州阿里云中心,前沿技术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令我倍感震撼。从自主研发的飞天操作系统实现百万级服务器调度,到CIPU技术突破虚拟化损耗瓶颈,硬核科技实力尽显。展厅内,城市大脑优化交通治理、工业大脑赋能产线升级等案例,生动诠释了数字技术重构产业的力量。作为数字经济研究生,我深刻体会到:技术创新需要扎根产业场景,比如工业大脑对炼钢工艺的优化;而理论研究也要关注现实痛点,比如数据孤岛问题如何通过云平台破解。阿里云的实践证明,数字经济的价值不在于技术多酷炫,而在于能否真正重构生产关系、提升社会运行效率。

刘亦宋:本次阿里中心参访,让我对数字经济的磅礴力量有了更真切的感知。特别是结合《数字化运营》课程,阿里云的落地案例不再是遥远的技术概念,而是数据驱动决策、优化业务流程的生动体现。无论是城市治理还是工业制造,其背后精准的需求洞察、高效的资源调配与持续的优化闭环,正是数字化运营思维的核心。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卓越的运营能力是技术产生价值的真正关键。